記者林偉民/歸仁報導
曾名列台南縣十二大公館之一的歸仁區「歸園」消失多年,僅存的一口水井因周邊開始整地,文史工作者擔心難逃被剷平命運,計劃蒐集歸園相關資料,舉辦踏查工作,為歸園的歷史留下紀錄。
坐落於歸仁區看西里的歸園,據傳建於清康熙年間,占地極廣,屬傳統中國式庭園建築,景色優美曾名列台南縣十二大公館之一,期間多次易主,荒廢多時,民國六十九年被地主剷除蓋樓房,現在很多年長民眾都還記得造型特殊的歸園圓形拱門,在歸仁敦源聖廟庭園還有一座複製的圓形拱門,為歸園留下紀錄。
歸園用地被剷平改建成販厝或樓房,剩下一口昔日歸園住戶使用的古井,隱藏在荒煙蔓草間,幾乎已被遺忘,直到最近有人在古井周邊整地,清除雜草讓古井重見天日,歸園才又被憶起。
這口古井以磚塊搭建,至今保存完整,且仍自然湧泉,水質清澈,因周邊土地已整平並做好排水,令人擔心這口剛重見天日的古井將被填平,屆時歸園就會完全消失,已有文史工作者正蒐集相關資料,為歸園做最後見證。
文史工作者許耿肇感慨地說,做文史工作最難過的是,帶領一堆人到達現場,卻只能叫大家遙想當年盛況,沒有東西可佐證。

E4FB4476B8F7472B
arrow
arrow

    zfjvrfd7r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